卡车作为核心战略单位,其建造过程需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与物资。卡车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资运输、前线补给及战术改装,因此建造规模直接影响战场效率。人力资源的投入需结合城市人口基数、资源生产效率和军事科技水平综合计算,通常需要保持当前人口数低于总人口上限的50%以确保稳定增长,同时优先分配工人至炼钢厂和油田以保障基础材料供应。初期建议建造10-12个民居并持续升级,避免人口闲置导致负增长,而资源区建筑比例推荐按粮食、钢铁、石油、稀矿1:3:2:2布局,以平衡卡车建造的刚性需求。
卡车建造的人力资源消耗并非固定值,而是动态关联城市发展阶段。前期市政厅等级较低时,单次建造需占用约100-200人口用于资源采集和工厂运作,后期分城扩张与科技提升,单个兵城可集中8个军工厂专业化生产卡车,需维持至少12个8级民居提供人力支持。军官属性中的后勤值能显著提升资源采集效率,建议任命高后勤将领为市长,并定期从4级军校招募新军官补充人力缺口。若计划大规模建造卡车(如数万辆),则需提前在平原地区建立分城,配置12民居、8军工厂的标准化兵城架构,并确保分城与主城形成资源输送网络。
卡车建造的隐性人力成本体现在维护环节。每辆卡车需消耗石油和钢材维持运转,因此需长期分配工人至油田和炼钢厂。若采用卡车造卡车策略(即用现有卡车运输野地资源反哺生产),则需额外预留5%-10%人口用于野外采集部队的轮换。税率调控对人力调度至关重要:短期内可将税率拉至100%快速积累黄金,但需通过粮食安抚维持民心高于50%,避免人口流失影响生产节奏。科技树中突击炮和轻坦相关研发可间接降低卡车改装为战斗单位的人力损耗,建议优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