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上阵的核心机制基于布阵系统的4×4布局设计。玩家需在主城界面选择布阵功能,通过拖动武将图标至16格战场的指定位置完成部署。系统要求至少上阵1名主将,最多可部署8名武将,具体数量随玩家等级提升逐步解锁。兵种类型决定武将站位限制,步兵与盾兵仅能放置于前两排,弓手和谋士必须位于后两排,而重骑、轻骑则可自由布置于任意格子。这种空间划分直接关联兵种克制关系,例如轻骑对弓手/谋士的突袭优势需通过合理站位实现。
武将上阵需综合考虑兵种协同与羁绊触发。每个武将携带固定兵种单位,其属性加成受统兵等级影响,高级兵种需通过培养解锁。羁绊系统要求特定武将组合同时上阵才能激活加成效果,例如蜀国五虎上将同时出场可触发天赋技能二次释放概率。布阵时需平衡攻防职能,前排通常放置盾兵吸收伤害,中后排配置输出或辅助单位。军师作为独立单位不占用主将位置,但其技能效果可全局影响战场。
将已上阵武将拖出战场外即可下阵,新武将拖至空位或覆盖原有位置完成替换。系统提供阵容保存功能,允许玩家预设多套方案以应对不同战斗场景。总战力计算包含所有已获取武将属性,因此实际战力可能因阵容搭配差异而浮动。布阵界面左上角图标明确标注武将兵种类型,便于快速识别。
敌方阵容构成直接影响己方单位站位选择,例如面对强力后排输出时,可集中轻骑单位实施针对性突破。部分武将技能具有范围增益效果,如张辽的锐不可当可强化同列所有单位攻击力,此类技能需通过精准站位最大化收益。战斗开始前的阵容预览功能,允许玩家根据敌方布阵进行最终微调。
武将池扩展,玩家需权衡羁绊激活数量与兵种平衡性,过度追求羁绊可能牺牲阵容合理性。高阶阵容往往围绕核心武将构建,其余单位承担辅助职能。红将系统引入后,其稀有属性需通过特定方式获取,但基础布阵规则保持不变。游戏内演武场提供布阵教学关卡,系统化演示兵种克制与站位技巧的实际应用。